
南沙文化产业金融服务再迎创新突破!股票配资大全
近日,广州南沙融资担保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南沙融担”)首笔专为某艺术品展览公司开立的、针对艺术品保税展示的分离式海关关税银行保函正式落地。
依托这一创新产品,该公司一批境外进口艺术品无需缴纳高额现金保证金,便能顺利从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出区参与线下展览。这也是南沙融担首次切入艺术品关税保函领域,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品跨境保税展示注入新动能。

从“一般商品”到“艺术品”,填补细分领域空白
“传统关税保函市场上,机构大多聚焦一般商品进出口贸易,这类业务风险可控、价值认定清晰。”南沙融担总经理助理黄杰介绍,此次落地的业务则是针对“艺术品境外展(保税区外展示)”的细分创新。此前,传统担保机构或金融机构因艺术品价值难认定、监管风险高,极少涉足该领域。
艺术品关税保函的核心痛点,恰恰在于其与一般商品的差异:一方面,艺术品无公允市场定价,价值难以精准评估,导致金融机构难以按常规标准核算关税;另一方面,艺术品在保税区外展示期间尚未完税,若发生私下交易,可能脱离海关监管,存在关税流失风险。“我们正是瞄准这一市场空白,通过产品创新为企业解决实际难题。”黄杰表示。

分离式保函直击企业“资金占用”核心痛点
此次南沙融担推出的“分离式关税保函”,是破解艺术品展览企业资金压力的关键。
传统模式下,企业进口艺术品用于展示时,需按货值比例向海关缴纳现金保证金,资金冻结期间无法用于日常运营;若企业直接向银行申请保函,又因自身资质不足,需向银行缴纳全额保证金,同时占用自身银行授信额度。
而分离式保函创新性采用“申请人与被担保人分离”模式:由南沙融担作为保函申请人,凭借自身优质银行授信为企业提供担保,企业作为被担保人无需缴纳保证金,也不占用自身授信额度。
“以我们首笔业务为例,218万元的保函额度,让企业直接省去了218万元的保证金占用;截至目前,我们已为该企业累计开立3笔保函,总金额达308万元。”黄杰介绍,此前团队还曾对接过“梵高画展”相关需求——该画展艺术品货值达5.7亿欧元,对应关税保函需求超1亿元,足见市场潜力。

多方协作破局:银行认知突破+海关新规推动
尽管产品逻辑清晰,但业务落地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黄杰坦言,最大难点在于银行端的认知与授信适配。“银行原有授信体系中,并未包含‘艺术品关税保函’这一品类,他们对该业务的风险评估、操作流程都不熟悉。”为此,南沙融担与合作银行反复沟通业务细节,推动银行新增该业务品类,最终促成授信落地。
而海关新规则成为业务需求爆发的“催化剂”。“此前企业开展艺术品境外展,可提交保险公司保单替代保证金;但根据海关最新规定,目前已全部要求提供银行保函。”黄杰表示,这一政策调整让企业急需专业担保机构支持,南沙融担的产品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。
值得一提的是,南沙区文广旅体局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——作为文化产业主管部门,文体旅局不仅为企业提供业务指导,还主动搭建企业与担保机构的对接渠道,推动业务快速落地。
从“降本”到“融资”,优化文化产业服务生态
目前,南沙在艺术品保税展示金融服务领域已走在前列。“据我们了解,其他保税区的关税保函仍以一般商品为主,艺术品展示相关业务基本未涉及。”黄杰表示,南沙的业务不仅服务本地企业,还辐射大湾区乃至全国的艺术品展览需求。

首笔业务的落地,只是南沙融担服务文化产业的起点。黄杰透露,下一步公司将围绕艺术品保税展示、跨境交易等场景,进一步拓宽服务边界:在现有“非融资性保函”(帮企业省资金)基础上,向“融资性担保”延伸——通过担保背书,帮助艺术品企业获取更多银行授信贷款,解决企业扩大业务规模的资金需求,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发展。
近年来,南沙持续完善文化产业营商环境。不断优化文网文证照准入门槛,例如针对企业演出场地由300平方米降至100平方米且可共享使用,从业人员人数由11人降至5人,打造大湾区最优审批条件。同时,依托“金融三十条”等政策优势,南沙积极联动金融机构聚焦企业上市、跨境金融、港澳联通等关键环节,为文化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。
南沙区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业务落地,既是南沙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,也是南沙落实“金融30条”,不断优化金融产品供给的有力印证。未来,南沙将推动金融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,打造辐射大湾区的国际艺术品跨境流通枢纽。
南方+记者 任燚
通讯员 南沙文广旅体宣 南沙金控宣
股票配资大全
联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